植物组培技术是在生产中得到最广泛应用和产生了较大经济效益的一项生物技术,也是快速繁殖植物新品种的最重要方法。组培快繁的商业性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兰花工业,被认为是能够带来全球经济效益的产业。由于组培苗越来越多地被生产者所接受,导致了组培新公司的诞生就像他们繁殖的植株数量一样以指数增长。据估计,目前全球有关生物技术产业的年交易额约为5000亿美元,其中50%-60%与农业有关。植物组培苗的贸易额约占总额的10%,即500亿美元,并以每年15%速度递增。
植物组培快繁技术在我国也得到广泛应用,其配套技术的成熟及普及性,在国际上都居先进水平,上至中央和省级研究单位、大型花卉公司,下至村、乡级农业技术单位都能够组培生产各种花卉种类及品种。据2000年12月在兰州举行的植物组培效益与前景高级研讨会报道,目前我国约有2000个组培室,在上千种植物中建立了组培再生技术,年产组培苗几亿株。
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人员停留在重研究、轻转化、重论文、轻效益的旧思维模式上,只重视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而较少考虑市场的需求,对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至今还有认为既搞科研又搞经营太累,甚至是不务正业的意识。其次,科技主管部门的研究经费太多投入在愈伤组织或胚状体的形成、器官分化和试管再生的前期基础研究上,而对中试和进一步产业化的投入则远远不足,从而导致致我国目前植物组培的产业化程度不高。
我国组培苗商品化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为外方提供“组培苗代加工”业务。外方提供新培育的无病毒植物种源,经过我国组培快速增殖后成为商品苗,再返销国外。这种三角关系为我国组培技术与国际接轨,使我国组培苗成为国际性商品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当今,在劳动力成本已成为发达国家降低试管苗生产成本的重要制约因素前提下,组培产业的东移(主要是东南亚国家)和南移(拉美国家)将成为一大趋势。我国在地理气候,植物资源及技术储备上,有许多有利条件。我们应该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品,近期以国内市场为主,不断研究培育及引进筛选国际流行新品种,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促进我国组培产业规模化发展,提高组培产业规模化发展和组培技术成果的商业性转化。
如上所述,通过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建立商业性的生产体系,已成为最具开发前景的产业。 然而组培苗作为科技开发的商品,在国外市场上进行流通,还仅仅是开始,尚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建立高效益的生产性体系,广泛开拓销售渠道以及组培苗的检疫、包装、运输规范化等方面都有待改进。因此,为适应目前国际化发展大趋势,如何从技术、销售、理念等方面规范和引导组培产业的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